2025年9月20日是第37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副主题是“减糖控体重 护牙促健康”。这一主题旨在进一步增强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重要组成部分的认知,加大口腔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口腔保健知识,推动形成“主动护牙、科学控糖”的健康生活方式,切实助力全民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水平的提升。
一、科学膳食,从源头守护口腔,促进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
口腔疾病与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存在共同危险因素。过量摄入高糖、高脂、高盐、低纤维食物,会增加龋病、牙周病及全身慢性病风险。
建立科学膳食模式,有助于牙齿发育和预防口腔疾病,也有利于预防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生。
二、科学鉴糖,做到精准控糖
糖分为非游离糖(如水果中的果糖、奶类中的乳糖)和游离糖(食品加工中添加的蔗糖、葡萄糖,以及纯果汁、蜂蜜中的糖)。过量摄入游离糖会增加龋齿和肥胖风险,需控制摄糖总量。
三、科学管理体重,限制游离糖的摄入
我们平时说的“减糖”通常是指减少游离糖的摄入。建议每日游离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低于25克),2岁前儿童避免摄入游离糖。减少含糖饮料、糖果和加工零食的摄入频率,有助于口腔健康和体重控制。
四、减少酸性食物和饮料的摄入
口腔细菌分解游离糖会产生酸性物质,使口腔pH值降至5.5以下,导致牙釉质脱矿,引发龋齿和牙酸蚀症。喝含糖或酸性饮料时建议用吸管,进食后及时漱口,缓冲口腔酸性环境。
五、彻底口腔清洁,远离牙菌斑,保持良好口腔卫生
刷牙是去除牙菌斑的关键,提倡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线、牙间隙刷等工具清洁牙缝,每天早晚各刷一次牙,晚上刷牙更重要。餐后咀嚼无糖口香糖或使用漱口水,可辅助清洁口腔。
六、养成定期口腔健康检查的好习惯,早防早治
口腔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需定期检查。一般人群每年至少检查一次,儿童每半年检查一次,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 青岛西海岸报 李欣镐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