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即将迎来九月的开学季,孩子们聚集容易导致疾病快速扩散,比如秋季流感、诺如病毒感染、手足口病等,还需要预防儿童常见病比如龋齿、肥胖、近视。为帮助孩子新学期做好健康防护,这份开学指南请收好。
常见传染病
一、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流感)主要症状为突发高热、咳嗽、全身酸痛,部分孩子可能伴有呕吐和腹泻,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鼻腔、眼睛黏膜间接接触感染。
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科学佩戴口罩,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眼睛、口鼻;
2、教室、居室定期开窗通风;
3、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居家休息,并及时就医;
4、及时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
二、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好发于低龄儿童,症状包括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以及手、足、臀部等部位出现斑丘疹或小水疱,可伴有发热、食欲下降等全身不适,常见传播方式为密切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粪便、疱疹液、呼吸道飞沫及污染物品也可感染。
预防措施:
1、加强手卫生,在使用厕所后、进食前和外出回家后,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洁双手;
2、定期将常接触的门把手、桌面等物品表面进行消毒;
3、患者应及时就医,并建议隔离至症状消失后一周;
4、接种EV71型灭活疫苗是降低重症手足口病发生的有效手段。
三、诺如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感染以呕吐、腹泻为主要症状,儿童以呕吐为主,可伴腹痛、低热、头痛等。传播方式包括食用或饮用受污染食物、水,接触患者呕吐物、粪便,或气溶胶传播。
预防措施:
1、加强手卫生,注意饮食饮水安全;
2、对呕吐物污染物进行规范处理,使用含氯消毒剂对被污染的表面和物品进行消毒;
3、患者应在症状消失后继续隔离72小时,防止传染他人。
四、水痘
水痘的典型表现为全身分批出现斑疹、丘疹、水疱和结痂,并常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皮疹具有“四世同堂”的特征,即多种形态的皮损可同时存在。可通过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疱疹液传播。
预防措施:
1、若孩子与水痘患者有密切接触,可在3至5天内实施应急接种,起到阻断发病或减轻病情的作用;
2、患者需严格隔离至所有疱疹结痂完全脱落为止;
3、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五、其他常见传染病(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
麻疹通常以高热、咳嗽、流涕、结膜炎及口腔黏膜斑为主要症状,随后出现全身性斑丘疹。流行性腮腺炎则典型表现为单或双侧腮腺肿痛,可伴随发热和吞咽困难。二者都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经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分泌物传播。
预防措施:
1、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严格落实“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一旦发现孩子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早识别、立即隔离并尽快就医;
3、按时接种相应疫苗。
六、常见传染病通用预防措施
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合理作息、均衡营养,增强免疫力;做好环境清洁消毒工作,教室常通风;如孩子出现发热、呕吐、皮疹等任何异常,请及时就医并居家休息,切勿带病上学;学校应严格落实晨午检和疫情报告制度。
学生常见病
一、肥胖
据统计,目前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达19.0%,相当于每5个中小学生中就约有一个“小胖墩”。儿童期肥胖可影响生长发育、心理健康及升高成年后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家长应引导和鼓励儿童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吃动平衡,防止肥胖。
二、龋齿
调查显示,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换率高达70.9%,12岁儿童恒牙龋换率为34.5%,儿童患龋情况呈明显上升趋势。龋齿主要由细菌引起,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是食物和唾液。预防龋齿需要做到:正确刷牙,均衡饮食,及时做窝沟封闭及牙齿涂氟,定期带孩子去做口腔检查。
三、近视
由于电子产品的普及及户外活动的缺乏,儿童青少年呈现近视发病低龄化及进展速度加快的趋势。家长应注意,当孩子出现以下症状时,可能已经处于近视早期,需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眼科做检查:①看远处模糊(孩子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或抱怨房间里灯光太暗);②看远处经常眯眼;③频繁眨眼;④看书、写字时眼睛贴得太近;⑤经常歪头看东西;⑥经常皱眉;⑦看东西时眼睛斜视等。近视一旦发生,便很难逆转,家长应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和近距离用眼,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保证充足的户外光照。另外,建议家长至少每6个月带孩子进行一次视力检查,尽早发现孩子的视力问题。
四、疫苗查漏补种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便捷、经济、有效的手段,漏种疫苗极易引发相应传染病的发生,建议孩子入园(3周岁)或入学(6周岁)的家长及时检查孩子是否漏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西海岸新区家长可下载“金苗宝”APP,根据提示绑定孩子的基本信息,在首页界面点击“入学查证”进行查验,或携带孩子的预防接种证,到辖区(居住地或经常接种的)预防接种门诊,查验补种应种的疫苗。
( 青岛西海岸报 李欣镐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