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8日,是第15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社会共治 消除肝炎”。为进一步普及肝炎防治知识,提高公众健康意识,新区疾控中心开展多元化肝炎防控知识宣传活动,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肝炎防治工作。
社区宣讲接地气 健康知识入民心
中心工作人员通过“社区大讲堂”向居民详细讲解肝炎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及治疗政策,重点强调疫苗接种、早期筛查和规范治疗的重要性。现场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有奖问答等形式,帮助居民树立“提前预防、主动检测、科学防治”的健康理念。
媒体联动扩影响 全民参与筑防线
为进一步扩大宣传覆盖面,中心通过新区电台《乐享健康》节目,向广大听众普及肝炎防治核心信息,呼吁公众关注肝脏健康,积极参与肝炎筛查和预防接种。
共治共享 迈向“消除肝炎”目标
一、肝炎的分类有哪些?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症状多以疲惫乏力、食欲减退、去做检查会发现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出现黄疸,也可有无症状感染者。目前按病毒类型不同主要分为甲、乙、丙、丁、戊型。
二、肝炎的传播方式有哪些?
甲肝、戊肝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常见的传播途径有:经食物传播、经水传播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乙肝、丙肝和丁肝以肠道外传播为主,主要传播途径有经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
(1)垂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围生期传播、分娩后传播。宫内感染主要经胎盘获得,可能与妊娠期胎盘轻微剥离有关。围生期传播或分娩过程是垂直传播的主要方式,婴儿因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母血、羊水或阴道分泌物而传染。分娩后传播主要由于母婴间密切接触。在我国,垂直传播显得特别重要,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感染者中30%以上是由垂直传播积累而成。
(2)血液、体液传播:血液中乙肝病毒含量很高,微量的污染血进入机体即可造成感染,如输血及血制品、注射、手术、针刺、共用剃刀和牙刷、血液透析、器官移植等均可传播。随着一次性注射用品的普及,医源性传播已明显下降。
(3)性传播:与HBV阳性者发生无防护的性接触,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者,其感染乙肝的危险性增高
三、肝炎的防控措施有哪些?
对于传染性疾病,我们都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防控,控制传染病,一定要按照传染病三个流行特征关键点去做: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1.如何控制传染源?
(1)发现家里或单位里有甲肝和戊肝病人,要及早将其送医院检查,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早发现和早隔离治疗不仅有利于患者康复,而且可以减少被这个病人传染的人数。若病人在家中,应该注意消毒隔离,必须做到食具、床、便盆、用具分开,并经常消毒。病人不要串门,不要去饮食店就餐,以防传染别人。
(2)甲肝和戊肝患者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3)对献血人员应该进行严格、全面的检查,凡有肝炎病史、肝功能异常、乙型肝炎麦面抗原阳性者,都不得献血。
2.如何切断传播途径?
(1)我们要对食品安全与饮水卫生作进一步监管,提高个人卫生水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出去聚餐时要使用公筷、公勺,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
(2)对一些自身易携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蛳、贝壳、螃蟹,尤其是能富集甲肝病毒的海、水产品,食用时一定要煮熟蒸透,杜绝生吃、半生吃以及腌制后直接食用等不良饮食习惯。
(3)不要到没有卫生许可证,服务人员没有健康证,卫生设施不全的小型餐馆或路边流动摊贩处就餐。
(4)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公众肝炎防治意识。要加强宣传教育,可以结合“7.28 世界肝炎日”这种日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各地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广泛宣传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也可以去企业,去学校,去街道开展各种活动,发放宣传材料,讲解肝炎可防可治等核心信息,减少公众对肝炎的恐惧和对患者的歧视,提高自我防护和主动就医意识,最大程度控制肝炎的传播。
(5)尽可能减少输血与血制品的传播。使用安全的血液及血制品。
(6)医疗器械要认真消毒,各种注射器材应该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7)到正规医院进行口腔疾病治疗;不共享牙刷、剃刀;不去消毒不严格的美容院或诊所进行纹身、穿耳孔等操作。
(8)要做到洁身自好,避免不安全性行为,性伴专一,防止多性伴造成的传播。
3.如何保护易感人群?
在预防肝炎传播方面,我国积极推进疫苗接种工作来避免肝炎病毒的感染。目前我们有甲肝疫苗、乙肝疫苗和戊肝疫苗。
青岛西海岸新区预防接种门诊(站)公示
青岛西海岸新区成人预防接种门诊公示
( 青岛西海岸报 李欣镐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