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乙肝,从第一针乙肝疫苗开始

2025年07月25日 15:54 来源:青岛西海岸报 标签: 科普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以下简称HBV)引起的传染病,许多感染者早期无明显症状,但病毒会持续损害肝脏,可以导致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

传播途径

   1、经血传播

   输入含有HBV的血液及血制品引起的HBV输血性传播;在静脉注射、采血、针灸、手术、血液透析、器官移植、口腔治疗等过程中,使用被HBV污染且未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医疗器械也可引起HBV医源性传播。此外,纹身、修足、扎耳孔、刮痧等也易使HBV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

   2、母婴传播

   HBV可由患急性或慢性乙肝感染的母亲传播给婴儿,主要传播方式包括宫内传播、分娩期传播和产后传播。

   3、性接触传播

   与HBV感染者发生无防护的性接触,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者,其感染HBV的危险性增高。


接种乙肝疫苗

   我们需要及早采取措施预防乙肝病毒感染。要及时接种乙肝疫苗、避免高危行为和血液暴露,高危人群要定期筛查乙肝,早发现早干预。

   儿童感染乙肝病毒会有80%-90%的概率发展为慢性乙肝。及时为儿童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途径。乙肝疫苗的接种按照0-1-6程序共接种3剂次,第1剂次由出生医院的产科接种室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新生儿居住地辖区的预防接种门诊完成后续剂次接种,分别在新生儿1月龄、6月龄时接种第2剂次和第3剂次乙肝疫苗。

   补种原则:

   1、若出生24小时内未及时接种,应尽早接种(建议乙肝第3剂次在小于12月龄完成)

   2、对于未完成全程免疫者,需尽早补种,补齐未接种剂次。

   3、第2剂次与第1剂次间隔应不小于28天,第3剂次与第2剂次间隔应不小于60天。

   对于高危人群而言,如果没有接种过乙肝疫苗要尽早按照0-1-6的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减少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可监测乙肝表面抗体的水平,如果其表面抗体的水平低于10mul/ml,那么需要接种乙肝疫苗加强针。哪些是乙肝的高危人群呢?

   1、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家庭成员,尤其是配偶;

   2、有多个性伴侣的人群;

   3、医护工作者(尤其是外科、口腔科等经常进行外科操作的医护工作者);

   4、经常输血及血液制品者,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

   预防乙肝就是守护生命,远离乙肝,从第一针乙肝疫苗开始,守护肝脏,拥有健康未来!

青岛西海岸新区预防接种门诊(站)公示

(提供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及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服务,成人非免疫规划疫苗服务)

青岛西海岸新区成人预防接种门诊公示


( 青岛西海岸报  李欣镐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