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猴痘:核心知识一文读懂

2025年07月25日 15:54 来源:青岛西海岸报 标签: 科普

猴痘病毒是被世界卫生组织两度宣布为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罪魁祸首”,这种与天花是“近亲”的病毒,你了解多少呢?

   一、全球疫情新动态

   两次国际警报:2022年7月(分支Ⅱ型)、2024年8月(分支Ⅰb型)两次被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病毒升级风险:新流行的分支Ⅰb型(源于非洲)比此前全球流行的分支Ⅱ型症状更重、死亡风险更高!

   二、猴痘病毒是什么?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它与已被人类消灭的“天花”病毒同属痘病毒科,堪称天花的“近亲”。人群普遍易感,但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对猴痘有一定交叉保护作用。

   三、猴痘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猴痘病毒主要经黏膜和破损皮肤侵入人体:

   1.性接触传播:是我国目前报告的最主要传播途径,特别是男男性行为者。

   2.密切接触传播:接触感染者的皮疹渗出液、体液或被污染的衣物、床单等。

   3.动物传播:接触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或被咬伤抓伤。

   4.母婴传播:偶有报告。

   5.呼吸道飞沫传播: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在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情况下可能发生,但我国调查尚未发现此类传播病例。

   四、高危人群有哪些?

   人群普遍易感,性活跃群体与免疫力低下者需特别关注。

   重点人群:拥有多个性伴或有高风险性行为的人群(尤其男男性行为者)。

   重症高风险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尤其CD4计数低者)、年幼儿童、孕妇、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他们感染后症状更重,并发症风险更高。

   五、主要症状有哪些?

   核心症状是皮疹与疼痛,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5~21天,多为6~13天,会出现发热、寒战、头痛、乏力、背痛、肌肉酸痛等前期症状。

   发病后1-3天开始出现皮疹,通常从面部开始,可蔓延至四肢、口腔黏膜、生殖器、肛门、眼结膜等全身多处。皮疹一般会经历斑疹→丘疹→水疱→脓疱→结痂这一系列形态变化,常伴有明显刺痒或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多数轻微,但皮疹破损严重则疼痛加剧。肛门皮疹尤其需警惕,易继发细菌感染形成脓肿、溃疡,影响排便。

   六、猴痘和艾滋病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性传播主导,两者均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尤其是男男性行为者。

   不同点:

   猴痘主要通过在性行为中直接接触病变部位的分泌物、渗出物传播。安全套不能完全预防猴痘传播。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行为中的体液交换传播。安全套是有效预防手段。握手、拥抱等日常接触不会传播。

相互影响:艾滋病患者感染猴痘后,症状往往更重,风险更高。


( 青岛西海岸报  李欣镐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