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月,是国家卫健委设立的“全民健康素养宣传月”,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健康科普活动,提升公众的健康素养水平。2025年的主题是“提素养·促健康”。新区疾控中心健康宣讲员做客FM92.6直播电台《乐享健康》栏目,向广大听众朋友讲述关于健康素养的二三事。
一、什么是“健康素养”?
健康素养,不只是“知道健康知识”,更是获取、理解并运用健康信息,做出正确健康决策的能力。比如:
• 你知道吸烟有害,但能不能做到戒烟?
• 你了解高血压的危害,但能不能坚持规律用药?
• 你听说锻炼有益,但能不能每周运动3次以上?
健康素养不仅仅是“认知能力”,还包括信息识别力、科学决策力、行为执行力和沟通求助能力。它是一种综合能力,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二、健康素养,关乎你我,也关乎社会
提高健康素养,不只是“个人的事”,还是一项国家级系统工程,对社会的公共卫生、医疗资源配置、慢病管理乃至社会经济发展都有深远影响:
医疗系统更高效:减少误诊误治、降低医疗成本;
慢病管理更科学: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需自我管理;
国家更具竞争力:健康素养高,劳动生产率高,社会稳定。
三、健康素养“66条”:每个人的生活指南
《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24年版)》,俗称“66条”,分为三大部分:
1.基本知识和理念:如“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2.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如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
3.基本技能:如急救处理、识别健康信息等
比如:
第25条:提倡“吃动平衡、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超重与肥胖;
第32条:科学健身,贵在坚持,每周进行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
每一条都是可操作、能落地的实用知识,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践行。
四、全民健康素养,怎么“提”?
要真正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关键要做到三点:
(1)健康教育“接地气”
用通俗语言、实际案例、互动形式(如短视频、情景剧、小游戏)让健康知识“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2)教育方式“分人群”
青少年更关注心理健康,老年人关心慢病防控,因人施教才能事半功倍。
(3)建立“健康素养支持系统”
推动健康教育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同时构建“全民健康素养数据库”,为不同群体提供定制化内容。
五、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各类健康素养实践活动如火如荼:
线上:短视频挑战赛、健康答题互动、权威科普内容推送;
线下:健康讲堂、健康体重挑战赛、City Walk健步行;
社区:家庭医生上门、健康小屋咨询、健康积分换礼品;
公共空间:楼道张贴健康海报、电梯播放健康视频。
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健康素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日积月累的选择。它关乎我们的每一餐饭、每一次锻炼、每一个医疗决定,也关系到我们家庭的幸福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请记住:你就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在这个“全民健康素养宣传月”,让我们一起提素养,促健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让健康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 青岛西海岸报 李欣镐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