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发现自己眼前时不时会飘过一些小黑点、丝线或蛛网般的影子,引起我们疑虑,这些现象在医学上被称为“飞蚊症”。飞蚊症虽然常见,但很多人对其了解有限,甚至感到恐慌。
飞蚊症是一种眼部症状,表现为眼前出现飘动的小黑点、线状物、或类似蜘蛛网的半透明物体。这些“飞蚊”并不是真实的物体,而是由于眼睛内部结构的变化,导致光线通过时在视网膜上形成的阴影,通常来说是由于眼球玻璃体内的混浊物引起的。随着年龄增长或某些眼部疾病,玻璃体会逐渐液化并出现混浊物,导致光线折射时形成“飞蚊”。老化是飞蚊症最常见的幕后推手,临床数据显示,65岁以上人群中,超过80%受到飞蚊症的困扰。
当然,除了自然的衰老进程,高度近视患者的眼球往往被过度拉长,玻璃体支撑结构更易提前液化、塌陷,使得他们更早且更频繁地遭遇飞蚊症。此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出血等,以及眼部外伤或手术后,也可能导致玻璃体混浊物显著增加,引发飞蚊症状。
如何应对飞蚊症?
对于大多数因老化或近视引起的、长期稳定且不影响视力的生理性飞蚊症,无需过度治疗。大脑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通常会逐渐“忽略”这些固定的漂浮物,使其对生活的干扰降低。
观察与放松:如果只是偶尔出现的生理性飞蚊症,可以通过放松心情、避免长时间盯着明亮背景(如白墙)来减轻不适感。
定期检查: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高度近视患者或有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以排查潜在的眼部疾病。
及时就医:如果飞蚊症伴随视力模糊、视野缺失、频繁闪光等症状,可能是病理性飞蚊症的表现,需要尽快就医,接受专业检查和治疗。
如何预防飞蚊症?
虽然飞蚊症在一定程度上与年龄和生理变化有关,但通过一些生活习惯的调整,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降低风险。
避免过度用眼: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或在弱光下阅读,可能会导致眼睛疲劳和干涩,进而增加飞蚊症的风险。因此,应注意合理用眼,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每小时休息10-15分钟,同时保持室内光线充足。
定期眼部检查:定期进行眼部检查,特别是对于高度近视、糖尿病、高血压等人群,有助于早期发现并治疗眼部疾病,从而预防飞蚊症的发生。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减少眼部疾病的发生风险。
避免眼部受伤:眼部受伤可能会导致玻璃体混浊,进而引发飞蚊症。因此,应注意保护眼睛,避免受到外伤。
控制眼部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眼部疾病可能会导致玻璃体混浊,进而引发飞蚊症。因此,应积极控制这些疾病,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眼部并发症。
飞蚊症是许多人都会经历的一种眼部现象,不必过度担心。生理性飞蚊症通常是无害的,而病理性飞蚊症则需要及时就医。爱护眼睛,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定期检查、合理用眼,才能让我们的眼睛更加健康。
( 青岛西海岸报 李欣镐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