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警惕这个肠道刺客

2025年06月24日 09:44 来源:青岛西海岸报 标签: 科普

  随着气温升高,盛夏即将到来,在冰淇淋、冷饮成为标配的季节里,一种潜伏的肠道健康威胁——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也悄然进入高发期,需要我们提高警惕。

   一、细菌性痢疾是什么?

   菌痢的罪魁祸首是志贺氏菌,主要通过“病从口入”的方式传播,感染者粪便中含有大量病菌,一旦污染水源、食物、餐具,或通过不洁的手和苍蝇等媒介,就可能进入体内。菌痢常年散发,夏秋多见,是我国的常见的传染病,儿童和青壮年是高发人群。

   二、得了菌痢之后,身体有什么反应?

   菌痢潜伏期1-7天,多为1-3天。志贺氏菌主要侵犯肠道,特别是结肠和直肠,导致肠道炎症反应,主要表现有:

   1.脓血便:起病时多为水样便,但很快出现带有粘液、甚至脓血的粪便,排便次数激增,一天可达十几次。

   2.腹痛:肚子常一阵阵绞痛,便意汹涌时尤为剧烈,排便后可能稍有缓解。

   3.里急后重:总有强烈的便意,蹲下却难以顺畅解出,令人坐立不安;排便后仍感觉肛门坠胀,总有排不尽的感觉。

   4.发热:体温迅速升高,可达38℃-40℃,儿童可能伴有寒战甚至惊厥。

   5.全身症状:恶心、呕吐,严重时可能脱水、休克,危及生命。

   重要提醒: 一旦出现高热、剧烈腹痛、频繁腹泻(尤其带脓带血),切勿自行随意服用抗生素! 必须立即就医,专业诊断与规范治疗是康复关键。

   三、预防菌痢,核心在于切断传播途径

   1.严防入口食物:食物务必烧熟煮透,生冷食品(尤其海鲜)谨慎入口,生熟食材及刀具砧板严格分开。

   2.保证饮用水安全:饮用烧开的水或合格瓶装水,不喝生水,不贪图一时凉快。

   3.做好双手清洁:饭前便后、处理食物前,用流动水和肥皂彻底洗手,养成习惯。

   4.保持环境卫生:及时消灭苍蝇,保持厨房、餐具清洁。

   5.远离传染源:尽量避免与已知患者密切接触。

   6.加强身体素质: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提升自身免疫力。

   让我们的肠道安然度夏,享受清爽无忧的盛夏时光!


( 青岛西海岸报  李欣镐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