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季 预防禽流感

2025年04月28日 15:16 来源:青岛西海岸报 标签: 科普

春暖花开时节,正是踏青赏景的好时光。与野生禽类的不经意接触,可能暗藏健康风险。如何在享受春光的同时远离禽流感威胁?这份科学防护指南为您揭秘。

   一、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并非普通感冒,而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某些亚型引起的禽类流行性感冒。病毒在禽类间传播时可能产生变异,当跨越物种感染人类时,就会出现发热(≥39℃)、呼吸困难、多器官衰竭等危急症状。

   二、人禽流感VS普通流感

   (一)传染源差异

   普通流感:患者及被污染物品

   禽流感:携带禽流感病毒的病、死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

   (二)传播能力

   普通流感:可人际传播,易形成季节性流行

   禽流感:主要感染禽类,偶发感染人类,目前无人传人证据,但感染者病情更危重

   (三)高危人群

   普通流感:全人群易感

   禽流感:养殖、屠宰、运输从业者等密切接触禽类者风险较高

   三、识别禽流感

   接触禽类后出现以下症状应尽早就医:出现发热(39℃以上),出现咳嗽伴胸痛、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部分患者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重型病例病情可进展迅速,表现为快速进展的肺炎,出现意识模糊或抽搐。

   特别提示:H9N2感染多为轻症,但H5N1感染者48小时内就可能发展为重症肺炎。

   四、如何科学防护禽流感?

  (一)保持安全距离

   避免触摸活禽及野生动物,遇到可疑的病禽、死禽立即报告动物防疫部门。养殖从业人员应穿戴防护服、口罩,作业后彻底消毒。

   (二)选择合格禽肉、合理烹饪

   选择检疫合格禽肉,生熟厨具严格区分。禽蛋需清洗外壳,肉类要彻底煮熟后食用。

   (三)加强卫生清洁

   接触禽类后采用七步洗手法清洁,用含酒精洗手液效果更佳。农贸市场建议配置紫外线消毒灯。

   (四)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出现可疑症状立即就医,主动告知禽类接触史。医疗机构对发热伴禽类接触者应启动快速检测通道。

   重要提示:外出踏青时,建议随身携带消毒湿巾,观赏候鸟保持5米以上安全距离。转发提醒家人,让健康与春光同行!


( 青岛西海岸报  李欣镐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