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季到来,花粉过敏进入高发期。许多人误以为过敏源于鲜艳的花朵,但实际上,真正的“元凶”是那些不起眼的风媒植物花粉。
一、花粉过敏的“元凶”竟是它们
春季花粉过敏的主要致敏源并非桃花、樱花等虫媒花,而是杨树、柏树、柳树、桦树、梧桐等风媒植物的花粉。这类植物花粉颗粒小、质量轻,可随风飘散至数百公里外,且产量巨大,易被吸入呼吸道引发过敏反应。
二、花粉过敏与感冒的区分
当出现打喷嚏、流涕等症状时,需注意与感冒的区别:
花粉过敏:无发热或咽痛,症状持续超过2周,常伴眼痒、鼻痒,且每年固定季节发作;
普通感冒:多伴随发热、全身乏力,症状一般1周内缓解。
三、科学防护的6大措施
1.减少接触过敏原
避开高峰期:每日10:00-17:00花粉浓度最高,建议减少外出;雨后或清晨可适当活动。
关注气象预警:通过花粉浓度监测平台(如地方气象部门)获取实时数据,避免前往树林、草原等高浓度区域。
2.物理防护升级
佩戴专业装备:使用医用外科口罩(非普通棉布口罩)及密封式护目镜,可阻挡90%以上的花粉颗粒。
衣物管理:外出穿长袖衣物,回家后及时更换外衣并拍打除尘,避免在室外晾晒衣物。
3.室内环境控制
关闭门窗:使用新风系统或空气净化器(建议选择HEPA滤网型号),保持室内空气洁净。
清洁细节:每日用湿布擦拭家具表面,定期更换床单、枕套,并使用除螨仪清理床垫。
4.增强自身免疫力
饮食调节: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如柑橘类)、Omega-3脂肪酸(如深海鱼)的食物,减少高糖、高脂饮食。
规律作息: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导致免疫功能紊乱。
5.症状加重及时就医
若出现呼吸困难、持续哮喘发作或皮肤大面积红肿,需立即就医。过敏科医生可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明确过敏原,制定脱敏治疗方案。
6.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选择儿童专用防护口罩,避免剧烈户外活动,可通过游泳等运动增强心肺功能。
孕妇/哺乳期女性:用药前需咨询医生,优先选择生理盐水鼻腔冲洗等非药物疗法。
( 青岛西海岸报 李欣镐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