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盎然,踏青等户外活动逐渐增多,隐藏在草丛、树林中的蜱虫也悄然进入活跃期。疾控中心提醒大家: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千万别忽视了潜伏在草丛中的蜱虫!
一、什么是蜱虫?
蜱虫,又名壁虱、扁虱、草爬子,是一种体形极小的节肢动物,一般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蜱虫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阶段,除卵以外,其他阶段的发育和繁殖均需吸血,吸饱血后的蜱虫像黄豆粒甚至更大。
二、蜱虫常出现在哪些地方?
1、草地和灌木丛:蜱虫喜欢爬到草叶或灌木顶端,等待家畜或人类经过时附着。
2、森林和林地:尤其是潮湿、阴凉处,蜱虫的数量较多。
3、公园、花园和城市绿化带:在植被茂密、湿度较高的地方,蜱虫更容易生存。
4、农田和牧场:农田和牧场周边草木茂盛,常有牛、羊等牲畜,以及老鼠、野兔、鸟类等野生动物活动,为蜱虫提供了适宜的生存场所。
三、蜱虫的危害?
蜱虫在叮刺吸血常常没有什么痛感,但可能会引起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最重要的是蜱虫可以传播多种疾病,比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莱姆病、森林脑炎等。其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最常见的蜱传疾病,病死率高,一定要引起重视!
四、如何预防蜱虫叮咬?
1、做好个人防护。尽量穿长袖衣裤,避免皮肤暴露。选择浅色衣物,以便于发现身上的蜱虫。在皮肤暴露部位喷涂含有避蚊胺、氯菊酯或派卡瑞丁等驱虫化学物质的驱虫液。尽量避免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停留。
2、回家后仔细检查。检查全身是否有蜱虫,包括衣物、背包、使用的物品。隐秘的角落也不能放过,比如头发、耳朵、腋窝、肚脐、腰部、双腿间、腘窝后。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可以请家人一起检查。
3、宠物防护。定期为宠物驱虫,使用专用的驱蜱药物。如果带着宠物出游,结束后应认真进行给宠物进行全身检查,发现蜱虫尽快求助兽医处理。
五、被蜱虫叮咬后如何处理?
万一不慎被蜱虫叮咬,切记不可直接用手接触蜱虫。正确是做法是:
1、用干净的细尖头镊子将蜱虫尽可能靠近皮肤表面夹住蜱虫的头部,稳定、均匀地向上拉动,不要扭曲或猛拉蜱虫,这会导致蜱虫口腔部分脱落并留在皮肤中。也可先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垂直向上缓慢拔出。
2、取出后,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清洁消毒,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
六、什么时候需要看医生?
如果在移除蜱虫后30天内出现皮疹、头痛、发热、明显疲乏、肌肉酸痛、关节肿痛等症状时,请立即去医院就诊。一定要告诉医生近期你被蜱虫叮咬,叮咬部位及在何地被叮咬,这将有助于医生做出正确的判断。
( 青岛西海岸报 李欣镐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