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百日咳,“咳”不容缓

2025年04月16日 11:04 来源:青岛西海岸报 标签: 科普

咳咳咳......咳咳咳......有些小朋友,反复咳嗽,多日不见好转,严重影响生活和学习,这可能是感染了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百日咳。近年来百日咳疫情呈上升趋势。新区疾控中心温馨提示,认识百日咳并掌握如下防控要点,可以有效预防感染、降低疾病危害。

一、什么是百日咳?

顾名思义,百日咳即患者咳嗽能长达两到三个月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它主要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与感染者近距离接触就有可能感染,所以百日咳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且在春季和冬季高发,多为散发,但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可引发流行。

二、百日咳如何传播?

百日咳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三、百日咳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卡他期(1-2周):表现为流涕、打喷嚏、流泪、咽痛、阵发性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无发热,或仅有初期一过性发热。

痉咳期(通常2-6周,可持续至2个月以上):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咳嗽末吸气性吼声,反复多次,直至咳出黏痰,昼轻夜重,睡眠期间痉挛性咳嗽更为突出,影响睡眠。常在咳嗽后出现呕吐,可致舌系带溃疡,面部、眼睑浮肿,眼结膜出血,鼻衄,重者颅内出血。新生儿和6月龄以下婴儿咳嗽后常会引起发绀、呼吸暂停、惊厥、心动过缓或心脏停搏。青少年或成人百日咳患者,常无典型痉咳,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和暂时性缓解交替。

恢复期:痉咳逐渐缓解,咳嗽强度减弱,发作次数减少,鸡鸣样吼声逐渐消失,阵发性痉咳症状可持续数周或数月。

四、如何预防百日咳?

1.主动免疫--预防接种。接种疫苗是预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手段。目前我国儿童免疫规划使用的疫苗为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喉类毒素、无细胞百日咳菌苗、破伤风类毒素三联疫苗)。从2025年1月1日起,将含百日咳成分疫苗免疫程序由原来的3月龄、4月龄、5月龄、18月龄各接种1剂次,调整为2月龄、4月龄、6月龄、18月龄各接种1剂次,同时6周岁儿童原来接种1剂次白破疫苗调整为接种1剂次百白破疫苗。适龄儿童应及时全程接种疫苗,未种、漏种儿童应尽快完成补种。

2.及时诊断和隔离。无论成人还是儿童青少年,咳嗽持续2周以上、伴有痉挛程度剧烈,尤其是咳得整夜睡不着觉、眼睛充血,或身边有类似病例后自己突发咳嗽,应主动前往医院。确诊后要及早隔离,切断传染源。

3.易感人群做好日常防护。小孩、年老体弱者、孕妇等易感人群在百日咳流行季,尽量不要到人员密集的地方,在公共场所注意戴好口罩,避免跟咳嗽患者接触,室内经常开窗通风,同时保证勤洗手、适当锻炼、清淡饮食,以提高自身抵抗力。

新区预防接种门诊信息

提供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及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服务、提供成人非免疫规划疫苗和新冠疫苗接种服务


( 青岛西海岸报  李欣镐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