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入秋冬 预防需先行:秋冬常见传染病

2024年11月29日 09:31 来源:青岛西海岸报 标签: 科普

秋冬季节交替,温度骤然下降,流感、支原体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感染风险随之增加,肾综合征出血热、恙虫病和病毒性腹泻也到了流行季节。

一、肾综合征出血热

(一)疾病科普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种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黑线姬鼠和褐家鼠等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通过鼠的唾液、尿液等含有病毒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直接咬人等途径,直接或间接传染给人,临床表现以发热、出血和肾功能损害症状为主。

(二)预防措施

1.防鼠灭鼠。防鼠灭鼠是预防本病流行的关键。可采用粘鼠板灭鼠,堵塞鼠洞,防止野鼠进入室内;也可投放毒饵,门口采用防鼠板、下水道口加铁丝网等防止老鼠进入;还可用鼠笼鼠夹进行捕鼠灭鼠。灭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个人防护,避免与鼠类及其排泄物(尿、粪)或分泌物(唾液)接触。

2.个体防护。尽量不去野外老鼠有可能生存的地方游玩,避免在野外荒草地上坐卧、露营;野外工作人员尽量穿长裤长衫和不露脚趾的户外鞋,以防鼠类咬伤;同时要避免皮肤破损,如有破损,应用碘酒及时消毒处理。

3.及时就医。如发现有突然出现的高热、“三红”和“三痛”及皮肤出血点等肾综合征出血热症状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二、恙虫病

(一)疾病科普

恙虫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一种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以恙螨为传播媒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恙螨幼虫由于吸食恙虫病东方体感染的动物的血液而感染该病原体,人被感染的恙螨幼虫叮咬后发病。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焦痂、局部淋巴结肿大、皮疹为主,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肝脾肿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肌炎、肺炎、肺水肿等并发症,严重者危及生命。

(二)预防措施

1.环境治理。保持居家及周围环境清洁卫生,定期清除杂草、垃圾,减少鼠类等动物栖息场所。做好防鼠灭鼠工作,减少恙螨的生存空间。

2.个体防护。尽量避免在草丛、灌木丛等恙螨活动频繁的区域长时间停留,特别是雨后初晴的时段;进行户外活动时,尽量穿着长袖长裤,并扎紧袖口、裤脚,减少皮肤暴露面积;穿着浅色衣物,以便及时发现并清除停留在衣物上的恙螨。

3.及时就医。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一旦发现身体上有不明原因的丘疹、水泡或焦痂,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可能接触过恙螨的情况。

三、呼吸道传染病

(一)疾病科普

呼吸道传染病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体,从人体鼻腔、口腔、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传染性疾病。比较常见的有:由病毒引起的流感、新冠病毒感染等,细菌引起的流脑,以及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等。进入秋冬季后,流感、新冠病毒、肺炎支原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多种呼吸道传染病可能出现交替或叠加流行,应注意预防。

(二)预防措施

1.少聚集。人员密集场所,要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尽量避免与流感样症状人员近距离接触。

2.勤洗手常通风。触摸公共物品后,可使用消毒湿巾擦拭双手。勤洗手,特别是在饭前便后,洗手时要用流动的水和肥皂,揉搓双手至少20秒。注意室内通风,选择通风良好的场所停留。

3.保持规律的健康习惯。尽量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合理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和锌等营养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坚果、鸡蛋等,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

4.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已有针对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的疫苗,如果还没有接种流感疫苗,在出行前可考虑接种,尤其是对于低龄儿童、老年人、慢病患者等流感高危人群,疫苗接种更为重要。一般流感疫苗接种后2-4周才能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因此建议在10月底之前完成接种。

四、诺如病毒感染

(一)疾病科普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该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呕吐、腹泻、恶心,或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儿童患者呕吐、恶心多见,成人患者则以腹泻为多。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直接接触病人、接触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品、吸入气溶胶都能引起发病,容易在学校、托幼机构、企业等场所暴发流行,要多加防范。

(二)预防措施

1.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高温可杀灭致病微生物,饮用水需煮沸后再饮用。食物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2.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注意手卫生,加强体育锻炼,均衡饮食,提高身体抵抗力。

3.居家隔离。居家休息期间,应为患儿准备独立的食品用具,住所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不要和家人近距离接触,最好安排独立卫生间。

4.掌握正确的消毒方法。建议学校及家长主动学习并掌握诺如病毒污染物的消毒方法。患儿的排泄物、呕吐物以及被患儿污染的衣被、地面、物体表面应使用含氯剂进行消毒,食品用具可通过煮沸30分钟消毒。同时在处理污染物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 青岛西海岸报  李欣镐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