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知识】职业性哮喘

2024年09月13日 16:44 来源:青岛西海岸报 标签: 科普

近年来,随着职业性致喘物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各个领域,职业性哮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事不宜迟,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一、什么是职业性哮喘?   职业性哮喘是指由于职业活动中吸入特定物质导致的哮喘,或是在工作环境中暴露于某些物质后使得已有的哮喘症状加重。它是一种与工作环境相关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也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病。   其主要表现为工作期间或工作后出现胸闷、气短、喘息、哮鸣、咳嗽和咳痰等症状,严重哮喘甚至可出现喘不过气等缺氧症状。大部分病人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一般不会出现严重后果。   职业性哮喘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均表现为气道反应性增加、炎症介质释放和支气管收缩。

二、常见的职业性致喘物有哪些?   1.高分子量职业性致喘物:这些通常是蛋白质或糖肽类物质,能够引起特异性IgE抗体的生成,导致典型的过敏反应。如面粉、饲料、实验室动物蛋白、木粉尘、某些植物蛋白。   2.低分子量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能通过非免疫介导的机制引起职业性哮喘。如异氰酸酯类、酸酐类、多胺类、金属盐、甲醛、过硫酸盐。   3.刺激性气体:这些气体可能直接刺激呼吸道,引起气道炎症和哮喘症状,包括氮氧化物、氯气、硫化物、氨。

三、职业性哮喘的诊断原则   根据 GBZ 57-2019《职业性哮喘诊断标准》进行临床诊断。首先,要有明确的职业性致喘物接触史,一般患者在从事本岗位前无哮喘病史,哮喘发作时间均与本岗位接触职业性致喘物有密切联系,脱离接触后则不发病,作业工龄一般为半年以上。其次,临床表现有以下特点,当接触职业性致喘物后,出现呼吸急促,双肺哮鸣音,伴咳嗽等,脱离接触后,很快缓解,肺功能正常,并且,当再次接触时可再次发作,结合抗原特异性检查呈阳性结果。同时,参考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排除其他病因所致类似疾病后,方可诊断。

四、如何预防职业性哮喘?   1.职业健康教育:提高工人对职业性哮喘的认识,教育他们如何识别和避免职业性刺激物。   2.工程控制:改善工作环境,减少职业性刺激物的暴露。   3.个人防护: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和呼吸器,以减少吸入职业性刺激物。   职业性哮喘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暴露持续时间及水平等,以及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及时识别和避免职业性刺激物,进行早期和积极的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 青岛西海岸报  李欣镐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