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对艾滋病毒研究的逐渐深入,抗病毒药物持续更新迭代,艾滋病已成为一种慢性传染病,但是对于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仍然存在。
歧视比艾滋病病毒更可怕,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不仅不利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还会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一、歧视产生的原因
对疾病缺乏了解及有关艾滋病传播的种种传说、偏见;
社会上存在的根深蒂固的恐惧和焦虑;
艾滋病无法治愈的事实;
对疾病、死亡的恐惧等。
二、歧视可能会对艾滋病防治造成哪些不良影响?
1.使感染者和有危险行为的人不愿寻求检测,不愿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和信息;
2.降低了感染者告知有可能被传播对象其感染状况的主动性;
3.降低了高危人群和艾滋病人接受检测和治疗的意愿。
歧视不仅构成了对传染病感染者和患者基本权利的侵犯,还可能使他们产生对社会的仇恨心态和报复心理。
三、面对艾滋病歧视,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1.了解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握手、礼节性接吻、共用餐具、空气传播或与感染者一起工作、学习等日常接触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的。
2.尊重
不要蓄意对病人及其家属使用侮辱性语言和行为;
不要将病人和感染者的病情作为谈话资料渲染;
艾滋病不是堕落、吸毒、卖淫、嫖娼的代名词,不要随意透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真实身份。
3.行动
平等对待是最大的关爱,主动了解相关知识,增强意识。
消除歧视,拥抱感染者,心理疏导让感染者找到自信。
( 青岛西海岸报 李欣镐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