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冬季呼吸道传染病,谨防多种病原体叠加风险

青岛西海岸报 李欣镐
2023年12月14日 06:49 标签: 呼吸道传染病

入冬以来,气温变化波动较大,根据监测数据显示,新区已进入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呈现多种病原体共同流行态势。那么什么是呼吸道传染病?近期流行态势如何?重点人群如何防护?一起来看。

一、什么是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体从呼吸道感染侵入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呼吸道与外界相通,受各种病原体侵袭的机会较多,由此而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人群普遍易感,重点关注儿童、老年人、体弱者、营养不良或慢性疾病患者、过度劳累者、精神高度紧张等人群。

二、近期流行态势如何?

目前新区呼吸道传染病呈多病原共同流行态势,以流感病毒为优势流行病原,腺病毒、肺炎支原体等其他多种病原共存。新冠病毒感染总体仍处低水平流行状态,XBB变异株仍是主要流行毒株,但仍需警惕流行强度增加和变异株的风险。全区发热门诊、急诊每日就诊人数较前均有较大上升。从发热门诊多病原体检测情况看,流感病毒、腺病毒和肺炎支原体仍为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三、不同呼吸道疾病都有哪些症状?

常见症状

流行性感冒

潜伏期一般为1天~4天(平均2天),相比普通感冒有几个显著特征:高烧明显(39℃~40℃),短时间内体温快速上升;疼痛明显,主要表现为头痛、咽痛、肌肉酸痛;疲劳乏力明显;剧烈咳嗽明显。

肺炎支原体感染

感染肺炎支原体后部分患者没有任何症状或者只有轻微的咳嗽、发热、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类似于感冒,可自愈。感染累及支气管会出现咳嗽,多以顽固性干咳为主。少部分感染者会进展为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以持续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发热以中高热为主,持续高热者预示病情重,咳嗽较为剧烈,可类似百日咳样咳嗽,婴幼儿以喘息为主要表现。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优势病毒株每年变异,易反复感染,传染性强。大多数健康的孩子感染,轻症及感染早期症状类似于普通感冒,随着病情发展,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喘息、烦躁不安、食欲减退等,甚至并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

腺病毒感染

腺病毒呼吸道感染的典型症状是咳嗽、鼻塞和咽炎,另有部分分型的腺病毒可引起婴儿和学龄前儿童胃肠炎,导致腹痛、腹泻等。腺病毒感染一般属于自限性疾病,免疫力正常的人群病程在7天左右可以自愈。

肺炎球菌感染

肺炎球菌通常在人类鼻咽部定植,在发生机体抵抗力下降、营养不良等情况时,易趁虚而入,引起肺炎、鼻窦炎和中耳炎、菌血症、脑膜炎、心包炎、关节炎等。主要易感人群为5岁以下儿童、老年人和慢性病人。

四、如何预防?

国家卫健委此前举行新闻发布会强调,各地要坚持多病同防同治,密切关注肺炎支原体、新冠感染、流感、登革热、诺如病毒感染等流行情况,加强监测预警,掌握病毒活动强度、病毒变异等变化;要加强农村地区、学校、养老托幼机构等重点地区、重点场所传染病监测和健康管理;做好老年人、基础性疾病患者、儿童等重点人群随访,优化疫苗接种服务;要统筹医疗资源,优化诊疗流程,加强门急诊、儿科、呼吸科等力量,做好各项医疗救治工作;要持续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一)公众防控攻略

1、科学佩戴口罩。在人群密集或感染风险较高的场所,佩戴口罩可以有效减少病原体传播。自身出现发热、咽痛、咳嗽、流涕、肌肉酸痛、乏力等呼吸道病毒或微生物感染的症状期间,生活或学习的社区、学校发生聚集性疫情期间以及前往医疗机构期间均应佩戴口罩。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勤洗手、讲礼仪,咳嗽或打喷嚏的时候,用纸巾、毛巾或手肘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要洗手,尽量避免用不清洁手触摸眼睛、鼻、口。

3、减少聚集。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应尽量减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尤其是空气流动不畅的密闭场所,减少可能与患病人群的接触机会,前往环境密闭、人群密集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建议要佩戴口罩,并注意及时更换。

4、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的环境清洁。长时间的关闭门窗会导致室内空气不流通,为病菌提供滋生的温床,从而增加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风险。根据天气情况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确保室内外的空气流通顺畅,同时注意保暖。

5、增强机体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在日常生活中,平衡膳食,足量饮水,作息规律,保障睡眠。冬季天气寒冷,外出时要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物,以免受凉。

6、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建议大家积极接种流感、肺炎球菌等疫苗,降低患病风险。

7、不带病上班、上学。出现发热、咳嗽等身体不适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居家休息,不带病上班上学。

央视新闻此前电话连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一科主任徐保平表示,孩子出现呼吸道感染,家长应该注意观察孩子除呼吸道症状以外,一般身体情况是否较好,如发热退热后的精神状态:能否正常玩耍、吃饭,有无呕吐、腹泻,睡眠是否良好。一旦出现精神不好、喘息、呼吸增快、抽搐、不能进食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所有的医疗机构均有诊疗能力,绝大部分孩子到家附近的医院就诊即可,没有必要到大医院扎堆聚集。对于一般病情的孩子,家长如遇到困惑,或需要开药、咨询,可选择线上诊疗。绝大部分的呼吸道感染不需要输液,服用口服药即可。

幼儿或儿童如出现以下状况,建议及时就医:婴儿,特别是三个月以内的婴儿出现明显发热;孩子持续高热超过三天,或者咳嗽厉害,甚至影响生活作息。

(二)重点机构防控攻略

1、养老机构防控攻略

注意环境卫生管理,对生活区、活动区、食堂、厕所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彻底清扫。对房间、食堂等人员集中的场所应进行不定期空气消毒,并经常开窗保持场所内空气流通,以保证室内“微小气候”符合卫生要求,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

提倡良好的生活方式,为老人提供充足均衡的营养膳食、安静的睡眠环境和适宜的娱乐和锻炼设施,帮助老人提高抵抗力。发现老人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诊治,避免参加集体活动和进入公共场所。

在院内开展有针对性预防措施,提高免疫力。积极组织老年人接种新冠、流感、肺炎球菌等疫苗,预防相关呼吸道传染病。提倡为工作人员接种新冠、流感、肺炎球菌等疫苗,进一步减少养老机构内老年人呼吸道传染病发病风险。

2、学校和托幼机构

学校及托幼机构应严格落实晨午检、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和传染病疫情报告等制度。发现学生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应及时为学生佩戴口罩并与家长联系,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居家休息、积极治疗,教师和学生不得带病上班上学。

保持教室、宿舍、食堂等重点场所的空气流通,做好环境清洁卫生工作,开展日常消毒,设置充足的洗手设施和洗手液等卫生用品。对出现疑似或确诊的传染病病例的班级持续进行症状监测、病例管理并加强消毒、通风等工作。

学校及托幼机构应强化教师、学生和家长的秋冬季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工作,考虑进入冬季后可能出现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等多种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健康教育内容应注重多病共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