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尖线虫是人兽共患的寄生虫,成虫寄生于鲸、海豚、海豹等海栖哺乳动物的消化道,幼虫主要寄生于各种海栖鱼类的体内。人体感染主要是食用了含有活的异尖线虫幼虫的海鱼,如大马哈鱼、鳕鱼、大比目鱼、鲱鱼、鲭鱼等,以及海洋软体动物,如乌贼等引起。当人进食含有活的异尖线虫幼虫的海产品后,会导致胃肠道或其身体其他部位的异尖线虫感染,引起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发热或严重过敏等症状。
流行情况
最早的人体感染异尖线虫病例是荷兰人在1960年报道的,截至现在有包括日本,韩国、美国、法国、印尼等在内的27个国家出现较多病例报道,其中,日本由于民众喜食腌渍或生拌的海鱼、乌贼等海产品,而成为异尖线虫病流行最为严重的国家,每年约有2000多个病例。中国人食用海鱼等海产品前习惯彻底烹熟,因此,我国极少有异尖线虫病例报道,但是,通过对国内市场销售的海鱼以及我国海域中捕捞的各种海鱼及软体动物的检测,其平均感染率高达75%左右,由此可见我国居民感染异尖线虫的风险较高。
致病性
人感染异尖线虫可导致异尖线虫病,轻者仅有胃肠不适,重者表现为进食后数小时上腹部突发剧痛伴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包括消化道内异尖线虫病、消化道外异尖线虫病以及异尖线虫过敏症。
感染途径
人感染异尖线虫的主要途径是食用生的或半生的含有异尖线虫3期幼虫的海鱼或海洋软体动物,如三文鱼、小黄鱼、带鱼、鳕鱼、乌贼等,可以确定异尖线虫病不能直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传染源
异尖线虫的成虫寄生于海狮、海豹、鲸鱼等海洋哺乳动物的胃,雌虫产出的卵可随粪便排出,在海洋中孵出幼虫,被浮游类或甲壳类生物(第一中间宿主)吞食后在其体内发育成为第3期幼虫,海洋鱼类和软体动物吞食其第一中间宿主后,成为异尖线虫的第二中间宿主,是人类感染异尖线虫的直接来源。
感染途径
人主要通过生食或半生食含有第3期异尖线虫幼虫的鳕鱼、小黄鱼、带鱼、三文鱼等海鱼及乌贼等海洋软体动物,而感染异尖线虫。
易感人群
流行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的地区(如日本等)异尖线虫病发病率较高。其次,喜爱生食或半生食海洋鱼类或软体动物的人群,感染异尖线虫的风险较高。
感染症状
人感染异尖线虫最常见的表现与急腹症类似,主要表现为进食数小时后剧烈腹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以及轻度发热等,但轻症仅表现为肠胃不适。此后,还可能发生虫体异位,引起消化道外异尖线虫病,表现为泌尿系统、腹腔或皮下组织等身体其他部位异位的肿物,以及异尖线虫过敏症,表现为荨麻疹、肺水肿、多关节炎等。
预防手段
预防异尖线虫感染最有效的手段是培养卫生、健康的饮食习惯,食用海鲜产品前,应进行彻底的烹饪,而不可生食或半生食。另外,呼吁相关监管部门对海产品质量及检验检疫环节严格把关,减少居民的感染机会。
治疗手段
人感染异尖线虫,可能发生剧烈腹痛、恶心呕吐、便血、发热等症状,还可能引起严重过敏症状以及肠梗阻、腹膜炎、阑尾炎等并发症,因此感染异尖线虫后应积极治疗。由于目前无针对异尖线虫的特效药,因此尽早通过内镜或手术方法将感染者体内的虫体取出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此外还包括抗过敏,抗感染等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