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养生保健意识越来越强。很多人把注意力放在了心、脑、肝、肾等脏器上,而忽视了肠道的保养。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位于各种恶性肿瘤的第五位,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三大主要诱因病程发展可达10年
多数大肠癌的发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即从“小息肉-大息肉-不典型增生-癌症”,整个过程可能持续5到10年。在息肉和不典型增生阶段,患者多没有症状,需要靠定期的结肠镜检查来及时发现,并给予恰当的治疗,一旦发展到便血、排便异常或肠梗阻等症状,发生癌变的可能性就会明显增加。
七大信号预警
在大肠癌中,直肠癌和乙状结肠癌多表现为便血和肠梗阻,较易引起重视;而盲肠和升结肠癌多以贫血为主要表现,容易延误诊断时间。
大肠癌具体的症状包括:
(1)排便习惯改变。常常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多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腹泻、“里急后重感”等。这是由于肿瘤对肠道的刺激或堵塞肠腔、浸润肠管所致;
(2)大便性状改变。包括便血、粘液便和大便形状变细变扁;
(3)腹痛。结肠癌常见症状之一。常为定位不确切的持续性隐痛,或仅为腹部不适或腹胀感;
(4)腹部肿块。多为肿瘤生长本身引起。癌细胞侵及肠壁全层后与邻近的脏器或肠腔粘连,形成腹部肿块;
(5)肠梗阻症状。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排便困难等;
(6)会阴部疼痛。常为直肠癌的盆腔浸润所致;
(7)全身乏力。由于慢性失血、癌肿破溃、感染、毒素吸收等,出现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其中尤以贫血最易忽视。
(西海岸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供稿)